時間:2015-08-09 23:15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中國公務機
羅世杰表示,增長放緩已經影響到了市場的各個方面。他接著表示,繼民生2010年7月首次下訂單后,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和國家開發(fā)銀行在內的很多國有銀行紛紛效仿,進入公務機租賃市場。 眼下,這些銀行中很多都打算出售未受充分使用的飛機,這對灣流(Gulfstream)、龐巴迪(Bombardier)和達索獵鷹(Dassault Falcon)等制造商的銷售構成了競爭。但羅世杰表示,即便沒有外部壓力,公務機市場可能也達到了其自然水平。 “我們看到融資和再融資都在增加,二手飛機也大大增加。但在一個日漸成熟的市場上,這些都是正常的,”曾在灣流和龐巴迪的銷售部門任職的羅世杰說。對飛機制造商而言,“這么說吧,我覺得去年中國不是它們表現最好的市場。是不是下滑了50%我不確定,但如果真是,我也不感到吃驚。” 報道稱,新飛機的銷量具體下降了多少難以確定,因為制造商不會公布飛機訂單的細節(jié)。中國不是唯一一個最近增長放緩的市場。俄羅斯和拉美的需求也下降了,促使龐巴迪在5月宣布,將在公務機部門裁員1750人。 灣流是最受中國歡迎的飛機制造商。中國32.3%的公務機都出自該公司。灣流亞太區(qū)銷售高級副總裁羅杰·斯佩里(Roger Sperry)表示對中國公務機行業(yè)形勢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 “顧客的興趣依然強烈,只是達成協議所需要的時間變長了,”斯佩里說。他接著表示,灣流的顧客主要是上市公司和私營公司,接下來是個人。” 緊隨灣流之后的是龐巴迪公務飛機公司(Bombardier Business Aircraft)。該公司的大中華區(qū)銷售副總裁韓智宇不愿討論詳情,但表示自己公司過去幾年在中國市場面臨“一些挑戰(zhàn)”。 但分析人士稱,銷售、租賃和包機業(yè)務的放緩不會真的把誰趕出中國市場。有人甚至預測好勢頭會在今年回歸。 中國公務航空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廖學鋒表示,在中國最近這一輪股市繁榮的背景下,預計今年的訂單會增加15%以上。他說,僅他自己知道的,就有在6、7月份股價突然暴跌之前憑借牛市的高回報致富的人,在最近幾個月下了“五六份”訂單。 “過去六個月里,股市創(chuàng)造的財富數額驚人,”廖學鋒6月初說。“現在有人給我們打電話說,‘我在股市賺了很多錢,現在想買架飛機。’” 報道稱,一些數據顯示,即使股市的波動繼續(xù)下去,或是股價進一步下跌,中國的公務航空市場仍會繼續(xù)尋找新的賺錢途徑。最顯著的是,公務機在中國的使用比率,仍只相當于其他所有地區(qū)的一小部分。據龐巴迪介紹,2013年大中華區(qū)每100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對應的公務機數量是四架,而在非洲、拉美和北美,這個數字分別是23、42和69。龐巴迪預計,一直到2023年,交付給大中華區(qū)的飛機數量的復合年增長率會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