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07 11:22來源:CAAC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a. 飛行前準備: (1)飛行前。應對所有飛行機組成員和教員位置上安裝的全部電門、指示器、系統(tǒng)和設備完成功能檢查,并確定該駕駛艙(或駕駛艙區(qū)域)的設計和功能與所模擬的飛機或組類飛機完全一致。 b. 地面操作(起飛前): (1)發(fā)動機起動: (a)正常起動; (b)備用起動; (c)非正常起動及關車(熱起動、懸掛起動等)。 (2)推飛機或依靠動力后退(如適用,靠動力后退需要視景系統(tǒng))。 (3)滑行: (a)推力響應; (b)油門桿摩擦力; (c)地面操縱; (d)前輪拖胎; (e)剎車操作(正常及備用或緊急方式); (f)地面危險情況; (g)地面引導系統(tǒng); (h)其他。 c. 起飛: (1)正常起飛: (a)推力系統(tǒng)檢查(例如發(fā)動機參數關系,螺旋槳和混合比控制); (b)飛機加速特性; (c)前輪轉彎和方向舵操縱; (d)側風(最大演示的); (e)特殊性能; (f)儀表; (g)起落架、襟翼、前緣縫翼操作; (h)其他。 (2)非正;蚓o急情況: (a)中斷起飛,由于剎車溫度上升,剎車效應減弱(如適用); (b)中斷起飛,特殊性能; (c)飛行操縱系統(tǒng)故障模式; (d)其他。 d. 飛行中操作: (1)爬升: (a)正常爬升; (b)其他。 (2)巡航: (a)性能特性(速度與功率的關系); (b)正常轉彎和減速板(擾流板)放出與收上轉彎; (c)高高度操縱; (d)高空速操縱,超速警告; (e)馬赫數對操縱和配平的影響; (f)正常和大坡度轉彎; (g)性能轉彎; (h)在下列構型下接近至失速: (i)巡航; (ii)起飛或進近; (iii)著陸。 (i)在下列構型下大迎角機動: (i)巡航; (ii)起飛或進近; (iii)著陸。 (j)發(fā)動機空中停車(如適用,僅要求程序); (k)空中重新起動發(fā)動機(如適用,僅要求程序); (l)一臺或多臺發(fā)動機失效的機動飛行(如適用,僅要求程序); (m)低速飛行; (n)特殊飛行特性; (o)人工恢復飛行操縱(全部飛行操縱動力喪失); (p)其他飛行操縱系統(tǒng)失效模式; (q)等待; (r)空中危險情況(如適用,要求有視景系統(tǒng)); (s)結冰條件下飛行; (t)空中交通警戒和防止空中相撞; (u)機身結冰效應; (v)其他。 (3)下降: (a)正常; (b)最大下降率(光潔,減速板伸出等)下降和改出; (c)飛行操縱系統(tǒng)失效模式(即人工恢復飛行操縱、分離操縱等); (d)大下沉率和改出; (e)其他。 e. 進近: (1)儀表進近: (a)非精密進近: (i)無向信標(NDB); (ii)甚高頻全向信標(VOR)、區(qū)域導航(RNAV)、塔康導航系統(tǒng)(TACAN); (iii)測距儀 /弧線(DME/ARC); (iv)儀表著陸系統(tǒng)航向道 /背航道(LOC/BC); (v)航向信標定向設備(LDA)、儀表著陸系統(tǒng)航向道(LOC)、簡易定向設備(SDF); (vi)機場監(jiān)視雷達(ASR); (vii)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viii)中斷進近。 (b)精密進近: (i)儀表進近著陸系統(tǒng)(ILS): (A)公布的I類進近: (I)人工操縱,接通和關斷飛行指引儀,進近到低于公布的決斷高度或高100英尺以下; (II)在有最大演示側風情況下。 (B)公布的II類進近:接通或斷開自動駕駛儀、自動油門和自動著陸系統(tǒng)(如適用)。 (C)公布的III類進近: (I)在最小/備用電源情況下; (II)在發(fā)電機/交流發(fā)電機失效(瞬時)情況下; (III)在有10海里/小時順風情況下; (IV)在有10海里/小時側風情況下。 (D)中斷進近。 (ii)精密進近雷達(PAR): (A)正常; (B)帶側風; (C)中斷進近。 (iii)數字式全球定位系統(tǒng)(DGPS): (A)正常; (B)帶側風; (C)中斷進近。 (iv)微波著陸系統(tǒng)(MLS): (A)正常; (B)帶側風; (C)中斷進近。 (v)大角度下滑道: (A)正常; (B)帶側風; (C)中斷進近。 (2)目視進近機動(如適用,需要視景系統(tǒng)): (a)非正常襟翼 /縫翼; (b)無下滑道指引或目視進近下滑道指示器(如適用,需要視景系統(tǒng))。 (3)非正常或緊急情況: (a)備用(或最。╇娫椿蛞簤涸; (b)縱向配平故障; (c)水平安定面卡阻或無法配平; (d)橫向、航向配平故障; (e)飛行操縱系統(tǒng)最嚴重的失效情況(極不可能的計算機控制飛機的最嚴重降級); (f)訓練大綱規(guī)定的操縱系統(tǒng)的其他失效模式; (g)著陸和指定線外等待; (h)其他。 f. 中斷進近: (1)人工; (2)自動(若適用); g. 任何飛行階段: (1)空調; (2)防冰、除冰系統(tǒng); (3)輔助動力裝置; (4)通信設備; (5)電氣系統(tǒng); (6)火警探測和滅火; (7)襟翼、縫翼; (8)飛行操縱系統(tǒng)(包括擾流板和減速板); (9)燃油和滑油系統(tǒng); (10)液壓系統(tǒng); (11)起落架; (12)氧氣系統(tǒng); (13)氣源系統(tǒng); (14)動力裝置; (15)增壓系統(tǒng); (16)飛行管理及飛行引導系統(tǒng); (17)自動著陸輔助設備; (18)自動駕駛儀; (19)動力管理和自動油門; (20)飛行數據顯示器; (21)飛行管理計算機; (22)飛行指引或系統(tǒng)顯示器; (23)飛行儀表; (24)平顯飛行引導系統(tǒng); (25)導航系統(tǒng); (26)氣象雷達系統(tǒng); (27)失速警告和保護系統(tǒng); (28)操縱性和穩(wěn)定性增強系統(tǒng); (29)空中交通警戒與防撞系統(tǒng)(ACARS); (30)其他。 h. 發(fā)動機關車及停機: (1)系統(tǒng)操作; (2)停留剎車操作; 第60.B.3.5條訓練器系統(tǒng)列表 a. 教員控制臺: (1)電源開關; (2)飛機狀態(tài): (a)全重、重心、燃油裝載和分配等; (b)飛機各系統(tǒng)狀態(tài); (c)地面勤務功能(例如外部電源連接、拖飛機等); (d)其他。 (3)機場: (a)代碼和選擇; (b)跑道選擇; (c)預設位置(例如停機坪、五邊定位點上空); (d)其他。 (4)環(huán)境控制: (a)溫度; (b)風向和風速; (c)氣象條件(例如雨、冰等); (d)其他。 (5)飛機系統(tǒng)故障設置: (a)插入、刪除; (b)問題清除; (c)其他。 (6)凍結和重新定位: (a)凍結和解凍(全部)問題; (b)位置凍結和解凍; (c)重新定位(定位、凍結和解凍); (d)二分之一或兩倍地速控制; (e)其他。 (7)教員臺遙控; (8)其他。 b. 聲音控制接通和斷開,音量調節(jié)。 c. 操縱載荷系統(tǒng)(如適用)接通、斷開和緊急停止。 d. 觀察員座位: (a)位置; (b)調節(jié)。 附錄C 直升機飛行模擬機鑒定性能標準附件1 直升機飛行模擬機一般要求 第60.C.1.1條概則 (a)本附件中關于直升機飛行模擬機(以下簡稱模擬機)和視景系統(tǒng)的某些要求應當有符合性和能力聲明支持,并且在指定的情況下記錄模擬機的性能,將其結果作為鑒定測試指南的一部分。關于符合性和能力聲明的要求在本附件第60.C.1.3條模擬機最低要求的附加說明欄中注明。本附件要求的機場(或著陸區(qū)域)視景圖像,應當代表真實的運行機場(或著陸區(qū)域)或代表專門為飛行機組成員進行訓練、考試或檢查而特別設計的虛構機場(或著陸區(qū)域)。 (1)如果模擬的是真實的運行機場(或著陸區(qū)域),視景表示和圖像內容要與實際機場(或著陸區(qū)域)相匹配,機場(或著陸區(qū)域)的模擬精度應當滿足本附件的規(guī)定和鑒定等級的要求。機場(或著陸區(qū)域)發(fā)生變化后,視景圖像也應當進行相應改變。例如增加了跑道或滑行道,現(xiàn)有的跑道加長或永久關閉,跑道或著陸區(qū)域的磁方位發(fā)生了變化,著陸區(qū)域或周圍地形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