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3 21:37來源:環(huán)球時報新媒體 作者:航空
|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空軍首次公開展示B-21“突襲者”轟炸機,這是美國時隔30多年亮相的全新隱形轟炸機。
B-21“突襲者”轟炸機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制。2日,揭幕儀式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的工廠舉行。美國空軍對于B-21的首次亮相給予很高評價,將其稱為“30年來,美國乃至全球問世的第一種全新的轟炸機”。 美國空軍表示,B-21的尺寸比B-2略小,有效載荷也相應減少,但仍具備搭載GBU-57巨型鉆地彈的能力。同時B-21還可以執(zhí)行核打擊任務,將獲得正在開發(fā)的B61核航彈和搭載核彈頭的“遠程防區(qū)外導彈”的認證。此外,B-21的先進性還體現在它的智能化!锻话l(fā)防務》網站稱,B-21可以完美地融入美軍一直致力于建立的強大分布式遠程傳感器網絡和打擊平臺,收集打擊對象的信息并傳遞給友軍的飛機、衛(wèi)星、雷達等,同時還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可摧毀受到嚴密保護的高價值目標。 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研制的PAK-DA隱形轟炸機原型機有望在明年建成,外媒則猜測中國也在研制性能類似的轟-20轟炸機。為何隱形轟炸機引起大國爭相研發(fā)?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介紹稱,從目前美俄轟炸機的使用經驗來看,在高強度沖突中,不具備隱形能力的常規(guī)轟炸機,主要采取防區(qū)外打擊的方式;具有強突防能力的轟炸機,或者在低威脅環(huán)境下,則主要采取臨空轟炸的方式,這樣可以更經濟地投送更大規(guī)模的火力。 按照這種設想,B-21在高強度沖突中的主要應用場景可能并非掛載遠程巡航導彈或者高超音速導彈進行防區(qū)外打擊,而是使用相對低成本的彈藥,進行臨空轟炸。 由于戰(zhàn)略轟炸機的研制難度大、生產維護成本高,如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保留有傳統意義上的戰(zhàn)略轟炸機。中國近年裝備的轟-6K因為航程略嫌不足,被稱為“準戰(zhàn)略轟炸機”。但無論如何,戰(zhàn)略轟炸機的任何舉動仍能引起外界關注。 不過在面對擁有相對完善的反隱形傳感器網絡和防空體系的大國時,即便提升了隱形能力,B-21也很難在不被發(fā)現和攔截的情況下深入對方領空進行轟炸。同時B-21的起飛重量較小,航程也相對較短,對加油、預警等保障體系依賴更大。一旦保障體系遭攻擊,B-21作戰(zhàn)效能也會大大削弱。所以在和大國對手作戰(zhàn)時,B-21不會像美國空軍想象的那么容易。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 魏偉 肖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