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AO和FAA確立了一系列障礙物限制面,使得飛機向跑道進近、起飛和復飛時遠離障礙物,超過這些面的物體對于空中導航來說被認為是障礙物。障礙物可以是任何固定的或是可移動的物體,包括地形、自然物體(如樹木)和入造物體(如天線和建筑物)。障礙物限制面包括錐形面、內(nèi)水平面、進近面、過渡面、內(nèi)進近面和內(nèi)過渡面、復飛面、起飛爬升面。非儀表跑道和非精密進近跑道應設立內(nèi)水平面、錐形面、進近面和過渡面;緊密進近跑道還要再設立內(nèi)進近面、內(nèi)過渡面和復飛面。 1)內(nèi)水平面是位于機場及其周邊上部某個水平面,它通常是一個圓,以跑道兩端入口中點為圓心、半徑取決于可用跑道類型(非儀表進近,非精密進近或者精密進近跑道),內(nèi)水平面高度為機場標高以上45m。 2)錐形面是由內(nèi)水平面周邊向上向外以5%的坡度到達特定高度的面,高度取決于可用跑道類型。 3)進近面是保護進近過程遠離障礙物的面,俯視看像是一個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梯形,并且會有坡度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兩段。對于代碼3或4的非精密或精密進近跑道還有一個水平段,第一段3000m,始于跑道入口60m處,坡度2%;第二段3.6km、坡度2.5%;最后是8.4km長的水平段(150m高),三段總長15km。 4)過渡面是沿升降帶邊緣和部分進近面邊緣坡度向上和向外傾斜到內(nèi)水平面的一個復合面,過渡面的坡度應在與跑道中線成直角的鉛錘面內(nèi)度量。過渡面底邊高度由進近面或升降帶確定。5)內(nèi)進近面是進近面中緊靠跑道入口前的長方形部分,是為保護最接近跑道入口的進近。 6)內(nèi)過渡面類似過渡面,更靠近跑道。內(nèi)過渡面的坡度應在與跑道中線成直角的鉛錘面內(nèi)度量。內(nèi)過渡面是為助航設備、飛機和其他必須靠攏跑道的車輛設置的主要障礙物限制面。除非是易折物體,否則內(nèi)過渡面不允許任何物體侵入。 7)復飛面是位于跑道入口后一定距離、在跑道兩側在內(nèi)過渡面之間延伸的一個傾斜平面。復飛面始于升降帶端部或是距跑道進近入口1800m處。對于雙向精密進近的跑道,跑道兩端的復飛面都可省略。 8)起飛爬升面是跑道端或凈空端外的一個傾斜平面或其他規(guī)定的面,用來避免跑道附近飛機起飛航道上的障礙物。對于飛行區(qū)3和4的跑道,起飛爬升面最終寬度是1200m或1800m。(上海機場王曉鴻)
|
飛行翻譯 www.ajkitchenandbath.com
本文鏈接地址:
大型機場擴建的導航臺站和凈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