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29 10:10來源:中國航空網(wǎng) 作者:航空
|
2015年10月26日,隨著東航山東分公司最后一個航班平穩(wěn)地降落在青島流亭機場,東航山東分公司以安全飛行22周年的業(yè)績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當晚,東航山東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以及相關領導一起在青島和濟南、煙臺三地迎接了遠航歸來的機組成員。22個春秋,22年風雨征程,8000多個日日夜夜,凝聚了分公司歷屆領導班子及全體干部員工的心血。一串串數(shù)字述說著輝煌歷程,也見證了艱辛與付出。 2015年1至10月,東航山東分公司共執(zhí)行航班3.9萬班次,安全飛行8.6萬小時,安全運送旅客474.9萬余人次,運送貨郵量2.9萬余噸,實現(xiàn)運輸總周轉(zhuǎn)量近5.4億噸公里。分公司未發(fā)生一般差錯以上的人為原因不安全事件,實現(xiàn)了飛行安全、空防安全、客艙安全和地面安全的安全生產(chǎn)目標。 東航山東分公司22年安全飛行紀錄的書寫,離不開這樣一群人。 當人們還在夢中熟睡的時候,有這么一群人已梳洗打扮好,走在了去機場的路上。熟悉了前一天飛行的預先準備,了解了航線和天氣情況,機長們正式投入到當天工作的狀態(tài)。在準備室里,拿好各種證件、體檢完畢、拖著飛行箱來到機坪。這個時候,機長們再次完成一步步的檢查工作,準備迎接他們的起飛任務。 “檢查設備、測試、完成交接任務、簽字,這樣的工作性質(zhì)讓我們患上了‘強迫癥’。”姜征軍,今年43歲,已有了22年的飛行經(jīng)驗,談起作為機長對安全飛行的認識,他笑著用“強迫癥”三個字簡單概括。 “機長就是飛機的管理者,不僅對機組和客艙進行管理,還要隨時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所以,我們要對所有的安全隱患、或者說對安全又不放心的地方,反復進行檢查。”姜征軍說。 交談中,姜征軍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從高中一次招生體檢中,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原本只想體驗一下‘免費體檢’,萬萬沒想到就被選中了。”現(xiàn)在回憶起在1991年東航招飛的那次經(jīng)歷中,姜征軍還是滿臉喜悅。那一年,全青島地區(qū)只有14個名額,而他便是其中的一個。而后,他在飛行學院學習了四年,畢業(yè)后進入東航山東分公司。在交流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雖已過不惑之年,姜征軍的那份開朗、活力四射的精神更是不輸于年輕人,自然,更多了那么一份沉穩(wěn)和剛毅。 80后的青島小哥卜凡更是年輕機長里的“佼佼者”,不到八年的時間從副駕駛“晉升”為機長,這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2005年,還在青島理工大學讀大四的他,參加了招飛面試,經(jīng)過層層選撥,成功進入到飛行學院,現(xiàn)在談及第一次開飛機的感受,他用“無與倫比”四個字來形容。“當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沒想到能層層過關。”這個一米八五的帥氣小伙卜凡笑著說道,他和許多男生一樣,兒時都有一個“飛天“夢,沒想到夢想成真。 因為是自己喜歡的職業(yè),飛行雖有必須保障安全的壓力和責任,但同時也成了放飛夢想的旅程。為強化安全管理,每年年初,分公司都會對上級下達的安全工作指標進行認真的細化分解,并與相關責任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將安全目標層層分解。年底,分公司對照各項安全指標進行全面績效考核,兌現(xiàn)獎懲方案,將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思想有機地融入到安全管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 安全管理永遠在路上 對于安全體系的構(gòu)建,其中的許多細節(jié)可能是外人想不到的,遇到突發(fā)情況如何處理,這也隨時在考驗每一位機長的應變能力。姜征軍告訴記者,飛行安全取決于人、機、環(huán)境。目前的飛機制造水平在安全方面已基本無隱憂,但突變的環(huán)境隨時考驗著飛行員。像飛行時,遇到鳥群,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做出處理。 “鳥的飛行速度很快,飛機的發(fā)動機一旦遭遇鳥擊,就會影響飛行安全。”姜征軍說,遇到鳥群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快速反映和靈活處置能力。姜征軍表示,公司嚴密的培訓和管理就是貫穿于飛行員的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永遠在路上。 據(jù)了解,2015年,東航山東分公司開展安全重點問題和重復性問題的整治行動,全年共實施各類檢查23次,對發(fā)現(xiàn)的隱患進行持續(xù)跟蹤驗證,整改關閉率71.8%,發(fā)布風險通告、風險評估報告、風險提示63期次,預防糾正措施通知單8期,處理各類安全信息390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