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5-31 15:37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直升機翻譯 點擊:次
b) 蒙皮凹陷(見圖9—8):用適當長度的直尺沿展向測量凹限,只測量損壞區(qū),同時使用測厚計,測量深度時要始終保持直尺與前緣平行. 9.130 旋翼槳葉的檢查和修理(續(xù)) 檢查裝在直升機上的旋翼槳葉的,要用盡可能最短的直尺量展向損壞區(qū).用過長的直尺可因槳葉下垂的自然彎曲導致誤讀.在蜂窩結(jié)構(gòu)和槳葉的非支承區(qū)的內(nèi)產(chǎn)生的0.06英寸的平底圓凹陷在下述限度內(nèi)是允許的,蜂窩結(jié)構(gòu)凹陷區(qū)用測量試驗.如發(fā)現(xiàn)伴有凹限的任何空洞聲時應與羅賓遜直升機公司用戶服務部聯(lián)系. 1) 從槳尖算起,35.10英寸以外的凹陷深度不得超過0.125英寸. 注意:檢查槳葉反面,是否有凸出,任何槳葉其反面凸出大于0.010英寸時均應報廢. 2) 從槳尖算起,35.10至103.50英寸之間的凹陷深度不得超過0.090英寸. 3) 從槳尖算起,103.50至179.90英寸之間的凹陷深度不得超過0.030英寸. 4) 梁或后緣搭接處的凹陷,其修理限度與刮傷相同. 注意 蒙皮有銳割和開裂的任何凹陷均不能修理,必要時可作局部滲透檢查, 滲透材料不得進入搭接區(qū). c)后緣刻痕和切口后緣盡頭的所有刻痕和凹口從后緣起最大不超這0.040英寸者可磨平.磨平區(qū)向刻痕或切口每側(cè)至少擴展1.0英寸,倒圓最小曲率半徑1.20英寸.修理后最小弦寬是9.90英寸. 距旋翼站位60-80處不允許修理(旋翼站位為零是旋翼轂的中心線). d)修正片上的刻痕和切口: 調(diào)整片上的刻痕和切口從調(diào)整片后緣算起0.050可以由打磨修正片來去除.從后緣磨去的最大尺寸從修正片算起是0.050英寸,要保持修正片邊和槳葉后緣平行. 9.130 旋翼槳葉的檢查和修理(續(xù)) e)翼梁上的凹陷,劃傷和擦傷(參看圖9-8): 所有翼梁的損傷需按下文以最小1.0英寸的打磨半徑磨平: 1) 從槳尖及外側(cè)103.5英寸:最深0.020英寸. 2) 從槳尖103.50至136.00英寸:最深0.010英寸. 3) 從槳尖及內(nèi)側(cè)136.00英寸:最深0.030英寸. f)翼梁前緣侵蝕: 如果侵蝕使前緣厚度減至最大0.040英寸時,更換槳葉,由于侵蝕而使前緣出現(xiàn)波紋或變形的槳葉都應更換. g)槳根接頭的凹陷,擦傷和侵蝕(參照圖9-8): 所有翼梁根接頭的損傷必須按下文以最小0.10英寸打磨半徑,磨平. 1) 法蘭外徑:最深0.040英寸. 2) 法蘭以外0.35英寸,槳根區(qū)域:最深0.002英寸. 3) 槳根接頭的所有其它暴露區(qū)域:最深0.060英寸. h)空洞和脫膠(參照圖9-9和9-9C):必須使用1965年或以后的狀況良好的美國25美分硬幣在槳葉上作輕敲試驗,空洞和脫膠限制如下: 1) 對于槳根接頭,槳尖蓋板,翼梁和前緣,90%區(qū)域內(nèi)應膠合牢固,無大于0.10平方英寸的單獨空洞,空洞距離小于0.25英寸將被認為是連續(xù)的. 2) 加強板的空洞和脫膠外場不能修理,如果發(fā)現(xiàn)加強板上有空洞和脫膠,超過了圖9-9C中的限制,請與RHC技術(shù)保障部門聯(lián)系。 9.130 旋翼槳葉的檢查和修理(續(xù)) i)返修方法: 1) 參見圖9-9A,9-9B,9-9D和9-9E,可用細齒銼將槳尖修整在限制內(nèi)。 2) 用220號砂紙或更細的干濕氧化鋁或硅碳化物砂紙打磨所有的刮傷、凹陷和腐蝕,燃油用320號或更細的干濕砂紙拋光,沿翼梁和后緣可用細銼修整,但最后必須用320號或更細的干濕砂紙拋光.要確保砂紙打磨或銼平的最后都要在展向完成. 注意 不要用電動工具或化學油漆去除劑打磨表面.最高溫度是175°F,要盡量把損壞區(qū)的底部和返修區(qū)必須磨掉的材料減少的最低限度. 3) 目視檢查所有返修區(qū),看刮痕,腐蝕或其它損傷是否都已去除. j)測量去除的材料: 對局部返修區(qū),可用下列兩種方法檢查被磨去的材料: 1) 用卡尺或千分表對比磨平前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 2) 對蒙皮和翼梁返修區(qū),橫向小于2英寸時可用直尺和厚度規(guī)測量.見圖9-10. k)密封、打膩子和整流: a) 用1,1,1,三氯化烷清洗所有需要密封、打膩子和整流的部位. b) 蘇格蘭-焊接2216 B/A結(jié)構(gòu)膠涂抹所有顯露的肖孔或其它開口的膠合搭接部位.按工廠說明混合涂料.最少固化時間為24小時. c) 用砂紙打磨密封區(qū)、展向磨平、使其光澤流線,保持原有槳葉原型.用240號或更細的干濕氧化鋁或硅炭化物砂紙.打磨時不要去除任何原有金屬材料. d) 用砂紙打磨其余的油漆表面,打到約75%以下至原始底漆或金屬材料.要使金屬材料裸露面減小到最低程度. l)油漆(見圖9-10): a) 用1,1,1三氯乙烷和不掉毛的軟擦布清潔油漆部位. b) 沿所有暴露的搭接區(qū)涂一條2-3英寸寬的環(huán)氧樹脂底漆. c) 在所有外部表面涂上環(huán)氧樹脂底漆.第一層漆干到可以接觸的程度再涂第二遍漆.如果兩遍漆之間已超過8小時,可用320號或更細的蘇格蘭—Brite清漆稀釋劑擦抹和霧狀底漆處理,然后再涂一遍涂層.注意:不論何時第二遍底漆,必須在空氣中干燥12小時再涂最外層漆方可獲得最佳效果. d) 噴最后一道白色漆;第一遍兩面都要噴. e) 罩好上表面白漆,拉毛下表面白漆,然后將下表面漆成半光澤黑色. f) 噴涂調(diào)整片和上表面的中心帶,槳根處漆成暗灰色. m)批準使用的材料表材料 制造廠 1. Alumiprep33 見原件物料編號 2. 阿咯丁1201 見原件物料編號 3. 蘇格蘭-焊接 見原件結(jié)構(gòu)型膠黏劑 4.丙烯-深斑油灰件號051144-05960 見原件 5. 環(huán)氧樹脂 見原件見1.450章節(jié) 6. 消光黑Imron聚亞胺脂 見原件 Enamel 373-P-29950 7. 黑灰Imron聚亞胺脂 見原件 Enamel DS020HK 8. 白色Imron聚亞胺脂 見原件 Enamel K0774HK 9. 黃色Imron聚亞胺脂 見原件 Enamel K0680HK 10.簡易白色體填充劑 見原件 200-92 產(chǎn)品編號10010 9.200 尾槳 9.210 尾槳拆卸 1. 從各槳葉上卸下變距連桿.在每根變距連桿上標上槳葉出廠號以便再次安裝. 注意 尾槳的變距連桿與槳葉的連結(jié)螺栓的螺帽下有不同厚度的墊片疊層. 這些墊片是平衡用的,再安裝時必須按原樣安裝(見圖9-11). 2. 卸下固定緩沖器(橡皮擺動止動)固定到輸出軸上的薄板螺帽、螺帽和A141—14墊片. 3. 卸下薄板螺帽、螺帽和轂連結(jié)螺栓.小心地將轂從軸上滑出.緩沖器和墊圈將同轂一道退出. 9.212 球形搖擺軸承尾槳的安裝(如果裝的是彈性體搖擺軸承,見9.213章節(jié)) 1. 在安裝以前,檢查以下項目: a. C130—1墊圈:由軸承球引起的表面磨損或凹痕是需要更換C130—1的原因. b. 尾槳齒輪箱輸出軸:由于C130—1墊圈磨損或螺栓孔拉長而引起的軸平面磨損需將尾槳齒輪箱返回羅賓遜直升機公司修理. c. 轂上的樞軸軸承:如果內(nèi)球緊,移動軸承內(nèi)球體以使其插入并減少強度. 2. 用拆卸前的位置對準尾槳槳葉的相同變距桿. 3. 按圖9-12,將C130—1墊圈放入轂內(nèi)并安裝槳葉到輸出軸上.觀察其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從機身左側(cè)看). 警告 確保槳槳葉安裝與旋轉(zhuǎn)方向一致,按圖9-11按裝C137-2大墊圈至正確. 4. 安裝尾槳搖擺(delta)鉸螺栓和螺帽,按1.320章節(jié)擰緊螺帽并安裝薄板螺帽. 注 在搖擺鉸螺帽下不要裝墊片.在NAS6606-53螺栓頭下不要裝墊片.C127-1墊片(斜切面對著螺栓頭)安裝在NAS6606-54螺栓頭下. 警告 如不按5步驟對尾槳軸承的安裝是否適當作檢查,可導致尾槳轂螺栓損壞和掉尾槳的嚴重事故. 5. 擰緊擺螺栓后按下列步驟檢查尾槳轂軸承: a. 用毛筆或油性鉛筆在軸承球的暴露部分劃一條線. b. 擺動尾槳轂和槳葉組的同時觀察標志線與尾槳齒輪箱輸出軸之間的關(guān)系. c. 在擺動檢查時,螺栓、螺帽、軸承內(nèi)球和填隙片仍剛性地留在輸出軸上. d. 轂內(nèi)擺動軸承外圈是輕壓配合,不應當與轂有相對運動. 注 如軸承球、螺栓頭和/或螺帽與轂和槳葉組一起動作,說明夾固不足. 夾固區(qū)不足的可能的原因和修正步驟如下: 1. C130-1墊圈磨損 - 更換墊圈. 2. 轂擺動軸承僵不硬 – 用手撥動球使其移動. 3. 在樞軸螺栓孔處輸出軸平面磨損 - 送RHC檢查/修理尾槳齒輪箱. 4. 在尾槳轂孔底部軸承外圈有金屬屑妨礙軸承入座 - 拆下軸承,清潔孔并重新安裝軸承,按9.213章節(jié)的程序清潔孔并重新安裝軸承. 6. 將緩沖器,A141—14墊片和螺帽裝到輸出軸上,按1.330章節(jié)擰緊螺帽.按1.320章節(jié)安裝薄板螺帽擰緊并打扭矩標記. 7. 連接變距連桿至尾槳槳葉,按1.320章節(jié)擰緊螺帽和薄板螺帽并打扭矩標記. 8. 按10.240章節(jié)對尾槳裝置動平衡. 9.213 彈性體搖擺軸承的尾槳的安裝 (如果裝的是球形搖擺軸承,見9.212章節(jié)) 1. 用拆卸前的位置對準尾槳槳葉的相同變距桿.將尾槳葉安裝到尾齒輪箱輸出軸上.觀察其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從機身左側(cè)看). 2. 見圖9-11.看槳葉圓錐體朝向尾齒輪箱. 3. 安裝尾槳搖擺鉸螺栓,墊片和螺帽.擰緊螺帽直到彈性體軸承金屬墊圈碰到輸出軸為止. 4. 將變距連桿接到槳葉上,按1.320 章節(jié)擰緊緊固件. 5. 見圖10-7.尾槳水平,在槳尖貼一個軌跡桿對尾錐. 注 軌跡桿要做成一根大約1英寸寬,12英寸長,一端彎成90°,2英寸長. 6. 轉(zhuǎn)動離合器軸,在每個槳葉尖的前放水孔用軌跡桿做記號. 7. 在輸出軸上重置(搖擺)尾槳的位置直到兩個槳葉尖通過軌跡桿相同的點±0.125英寸. 8. 按1.330章節(jié)擰緊搖擺鉸螺栓.如果需要,重新按6步檢查軌跡,按7步進行調(diào)整. 9. 當軌跡滿足要求,將薄板螺帽裝到搖擺鉸螺栓上,按1.320章節(jié)擰緊并打扭矩標記. 10. 掉軌跡桿. 11. 尾槳前后搖擺.當尾槳搖擺時,檢查搖擺鉸螺栓 ,軸承金屬墊圈,墊片,和螺帽裝配的是否合適. 警告 搖擺鉸螺栓,墊片,墊圈,或螺帽移位說明夾緊力不夠,可造成尾槳松動. 12. 裝聚氨脂緩沖器,墊片,螺帽.按1.320章節(jié)擰緊螺帽. 13. 按10.240章節(jié)對尾槳裝置動平衡. 9.214 尾槳轂球形軸承的更換 1. 按9.210章節(jié)拆卸尾槳. 2. 按圖9-13給槳轂做標記. 3. 松開4條槳葉夾緊螺栓.卸下兩轂板間固定的轂的兩條中心螺栓并拆卸槳轂. 4. 按圖9-13A壓出磨損的軸承. 5. 清洗轂孔,去除舊底漆或可能從孔底部妨礙軸承座的金屬渣. 注意 軸承在轂孔內(nèi)是輕壓配合,如果軸承外圈在槳轂內(nèi)移動,檢查是否有微動磨損,如有,該尾槳轂裝置不適航. |
上一篇:中國直升機通用航空公司大全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