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安庚,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東航江蘇公司機長、C類教員,東航“五星機長”。1980年開始飛行,安全飛行43年,總飛行時間22260小時。曾任東航江蘇公司飛行部總經理、安全技術管理部總經理,公司安全副總監(jiān)職務。


遠遠看到一位穿一身筆挺飛行制服身材魁梧的男士大步流星地走來,直立的板寸,挺直的身板,氣宇昂軒。剛剛年滿60周歲的陳安庚精氣神兒十足,看上去就像40多歲,舉手投足間活力滿滿,讓人很難把他和“退休”兩個字聯(lián)系起來。
從空軍到民航,不變的藍天追夢人
1992年底,有著14年戰(zhàn)斗機飛行員經歷的陳安庚轉業(yè)到正在成立階段的東航江蘇公司,所有的工作都圍繞公司開航做準備。如今的飛行部黨委書記蔣瑞炯當年在飛機維修部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那陣子機務人員在上培訓課時,看到陳安庚會主動進來旁聽。“飛行和機務不分家,飛行員掌握了機務知識,非常有助于保障飛行安全。”陳安庚認真地說。




1993年夏天,公司3架?100飛機陸續(xù)加盟。陳安庚前往荷蘭按照機長標準進行改裝訓練,于當年9月順利完成。1993年9月8日,公司正式開通航班,陳安庚是公司較早參與航班運行的飛行員,期間一直在左座飛行。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經考核他正式成為機長
1994年,公司逐步開通國際和地區(qū)航線,對英語通訊的要求提高。因為時代原因,當時不少飛行員的英語基礎都不算好。公司決定派幾位飛行員去中國民航學院學習英語,陳安庚得知后主動報名。在天津學習的那半年時間,他認真學習,他的學習成果經受住了實踐檢驗。有次飛東京航班,在空地對話時,頻道里的英語日本口音很重,他沒費勁就聽懂了。事后他總結說,口音辨別確實有難度,好在主要使用專業(yè)用語,在特定情境下很容易進入狀態(tài)。
到1998年,公司開始更換機型,陸續(xù)引進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100飛機逐漸退出運營。陳安庚與其他3位飛行員一起執(zhí)飛最后一天的航班。那天的6段,是他完成了?100飛機的最后一個起落。
傳奇故事寫在萬里長空
陳安庚有著良好的飛行習慣,每次飛行前他腦子里都要預演,飛行結束后要進行復盤,并和機組成員進行詳細講評;仡欁约旱娘w行經歷,陳安庚總是簡簡單單地表述為“正常”,很少提及那些“特別”和別人眼里的“傳奇”。




十幾年前的一天,他飛南京-南昌-貴陽,在平飛時遇到駕駛艙風擋玻璃線路短路跳火。他絲毫沒有慌亂,迅速從腦子里面調取了緊急情況預案,從容不迫地戴好氧氣面罩,降低飛行高度,以3600米的高度飛到了貴陽安全降落。因為處置得當,他受到公司通報表彰和獎勵。
有一年,陳安庚飛曼谷,機上有位老年旅客心臟病發(fā)作,乘務組向陳安庚報告后,他迅速啟動了機上緊急救援程序。一邊安排乘務組在客艙尋找醫(yī)生,一邊調整飛機高度層,盡量避免飛機顛簸,讓病人能夠好受一點,同時還在做備降的思想準備。所幸航班上有幾位醫(yī)生旅客對病患進行了及時醫(yī)治,平穩(wěn)的客艙為醫(yī)生救治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飛機安全降落后,陳安庚得知病人安然無恙,感到非常愉快。
機長在飛行前的四個階段的準備中,必須要充分了解出發(fā)地、目的地、整個航路以及備降機場的天氣狀況。同時,機上的機載氣象雷達也會隨時監(jiān)控著天氣狀況,而機長則會時刻觀察前方天氣。“我們飛行員的氣象水平不亞于氣象局的氣象人員。”陳安庚自信地說。
有一年8月中旬的一天,根據空中管制掌握的天氣預報,南京祿口機場將迎來一場大暴雨。按照慣例,機場暫停航班起降。
陳安庚執(zhí)飛的南京至香港的航班,旅客已完成登機。他看看天氣,又打開機載氣象雷達。結合多年的經驗,他判斷雷雨至少還有15分鐘才會到來。為此,他果斷地向空管提出起飛請求。
按規(guī)定,遇到這樣情況,空管要結合天氣狀況及機長經驗,作出是否同意起飛的決定。很快,空管發(fā)出可以起飛的指令。隨著一陣轟鳴,飛機沖上云霄。當上升到萬米高空時,身后的機場已是電閃雷鳴,大雨瓢潑。一個準確的判斷,避免了至少2個小時的延誤。
有一天深夜3點鐘,陳安庚的航班飛臨南京上空。此時,祿口機場大霧,能見度已接近安全降落臨界點,正常降落的難度極大。為此,空管給出備降的建議。陳安庚在了解機場的能見度后,以他的經驗以及對機場的熟悉程度,他向空管發(fā)出正常降落的請求。
|
飛行翻譯 www.ajkitchenandbath.com
本文鏈接地址:
融入生命的飛行之歌——寫在中國東航“五星機長”陳安庚榮別藍天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