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傾轉機翼發(fā)展得最遠的還要數(shù) Vought Hiller Ryan 三家合作的 XC-142,美國軍方對 XC-142 也寄予深望,空軍、陸軍和海軍聯(lián)合研制,這是又一個 Tri-Service 項目 / XC-142 起飛到平飛的過程
傾轉機翼在垂直起飛和懸停時,豎起的巨大機翼形成“門板”效應,容易受低空陣風影響 / 作短距起飛時,機翼并不傾轉到垂直,有趣的是,平尾也同步傾轉,充分利用發(fā)動機下洗氣流在地面造成的反彈,增強地面效應
XC-142 在航母 Bennington 號上著艦試驗 / 如果有合適的跑道,當然也可以正;芷痫w
加拿大Bombardier CL-84 在試飛中
60 年代德國航空工業(yè)專注于垂直/短距起落飛機,MBB 的 Bo-140 是其中一個夭折的方案,其傾轉機翼可以清楚地看見,MBB 的全稱為 Messerschmitt Bolkow Blohm,包括前 Messerschmitt 和 Bolkow 的人馬,Ludwig Bolkow 是第一架實戰(zhàn)的噴氣式戰(zhàn)斗機
Me 262
的總設計師
Bo-140 還打算作為戰(zhàn)術運輸機,取代 C-160“協(xié)同” / 同時期的還有 VFW VC-400,VFW 的全稱為 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包括前 Heinkel 和 Focke-Wulf 的人馬
傾轉機翼的機械相當復雜,可靠性成問題。早期的 X-18 和 XC-142 用螺桿千斤頂控制機翼的傾轉,動作平穩(wěn)但是遲緩。經過 30 年的冬眠,傾轉機翼近來有復蘇的跡象。美國空軍在尋找 C-130 的替代的過程中,從 AMST 開始,已經放棄了垂直起落的要求,現(xiàn)在只要求短 距起落。波音將傾轉機翼的概念用于“先進戰(zhàn)區(qū)運輸機”(Advanced Theater Transport)計劃的招標,利用傾轉機翼和地面效應相結合產生的增升效果,來達到短距起落。
傾轉機翼經過 30 年的冬眠,現(xiàn)在又重新得到重視,這是波音的 147 型傾轉機翼公務飛機 / 波音的雄心當然不止于小型公務飛機,波音投標美軍“先進戰(zhàn)區(qū)運輸機”(Advanced Theater Transport,簡稱ATT)的方案就是傾轉機翼。ATT只要求短距起落,而不強調垂直起落,不過波音的 ATT 形狀怪異,被戲稱為“超級大青蛙”(Super Frog)
要是沒有心理準備,冷不防看見空中飛來這么一個怪東西,地面的敵人怕是驚得目瞪口呆,放槍也忘記了 / 洛克希德的 ATT 方案就要常規(guī)多了,雖然為隱身修形的機翼和 V 形尾比較新穎
洛克希德的另一個 ATT 方案就簡直是 F-22 的運輸機版了
意大利 Agusta 推出的 ERICA 計劃不僅僅是又一個傾轉旋翼的方案 ,ERICA 的機翼外翼段傾轉,使其介于傾轉旋翼和傾轉機翼之間,不過現(xiàn)在 ERICA 已經和 Eurotilt 合并了
至此,傾轉動力基本上都是在機翼和發(fā)動機上動腦筋,F(xiàn)reewing(不知道中文該怎么翻譯?)把思路顛一個倒,把機身、機翼固定,但把安裝發(fā)動機的前機身傾轉,或許這應該成為傾轉機身?傾轉機身,安裝在機身上的發(fā)動機的推力產生向下的升力分量,產生直接升力。但這只是一部分,推力氣流從地面的反射要是利用好的話,可以大大強化升力,F(xiàn)reewing 就是靠直接升力和地面效應極大地增加起飛過程中的升力的。升空后,前后機身拉直,像普通飛機一樣飛行。不過 Freewing 很難做到垂直起落,只能短距起落。這在使用中不是那么了不起的一個限制,如果需要滑跑的距離足夠短,比如只要十幾米,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場地的。Freewing 也是公司的名字,F(xiàn)reewing 目前只用在無人機上,但 Freewing 的野心不止于無人機,提出的 Freewing 噴氣戰(zhàn)斗機方案很有點驚世駭俗,把通常 Freewing 的前后機身倒一個個兒,在短促的滑跑后,用氣動力把機尾壓下去,把機首抬起來,后面的事情就和一般的 Freewing 一樣了。
|
直升機翻譯 www.ajkitchenandbath.com
本文鏈接地址:
直升機原理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