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航網(wǎng) 通訊員袁飛洋 報道:有這樣一位飛行教師,領導眼中的他勇于進取、敢于擔當;同事眼中的他兢兢業(yè)業(yè)、以身作則;學生眼中的他認真負責、和藹可親。他將“地面苦練,空中精飛”八個大字牢牢地刻印在每個學生心中,他就是中飛院遂寧分院飛行十四大隊飛行教師——白曉波。
潛心求索,當好引路人
“以工匠精神,守教育初心,育時代新人。”這是白曉波放在案頭的話。談及個人從“學生”轉換為一名“教師”的經(jīng)歷,他說,“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長流水’,才能裝滿學生這‘一瓶水’,感覺壓力很大,必須積極面對挑戰(zhàn),做到終身學習。”在飛行訓練中,他不斷琢磨,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摳細節(jié)、找問題,再一一解決。
“曉波愛鉆研。”十四大隊的老教員劉文說,“在一次帶飛教學中,學生‘拉開始’之后的視線總是難以糾正,他飯都顧不上吃,追著我們幾個老教師請教細節(jié)。”他注重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之中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積極參與教學科研項目,撰寫了《儀表飛行教學中的目視盤旋進近》《淺析針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教學差異》《C172與PA44的差異教學》等論文,得到分院好評。
耐心認真,牢記育人初心
大教育家培根說過,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白曉波對此深以為然,他認為“耐心”是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給學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條件。
“萬事皆為開頭難。”說起帶新生的過程,他頗有心得,“剛接觸飛行訓練的學生,對于機上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不適應,容易產(chǎn)生緊張感,就會導致訓練質量不理想。這個時候,就是特別考驗教師耐心、愛心的時間。”
“師父對于程序上的講解細致到了每一個點。”學生程云柯回憶起剛下分院的時候,“他能夠換位思考,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給我講解程序……在隨后飛起落航線時,一圈一圈的教誨,讓我明白了飛行的嚴謹。”
“白曉波對于教學計劃的安排非常用心,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學生個性特征做好計劃,既嚴格要求,又循循善誘,達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效果。”代理副大隊長李競宇說。
“能在師父手底下學飛,是我最大的幸運。”學生劉代斌說,“師父教會了我堅決不能帶著疑惑去飛行,要吃透理論、分清主次。在我感到緊張時,他會講一些事例安撫好情緒……他始終把學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榜樣。”
桃李成蔭,教學路上結碩果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順利地進入高教訓練、縮短回公司的時間,白曉波主動充當“監(jiān)學員”角色,幫助學生制定航線和ICAO學習計劃,監(jiān)控他們的學習進度。大隊長曹楊說,“他帶的學生中返時‘雙過率’達到80%,樹立了好的標桿。
“是老師,也是學生們的大哥哥。”大隊政委鄭軍介紹,他時不時地踏入學生宿舍,和他們談生活、嘮家常、解煩愁,關心生病、遇到困難的同學,疏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師生情更似兄弟情。
據(jù)分院飛管部主任鐘偉介紹,自2015年留教以來,白曉波安全飛行5000余小時,培養(yǎng)新教師2名,先后有40余名飛行學員順利結業(yè)。他堅持立德樹人、以德施教,表現(xiàn)突出,取得了局方考試員資格,榮獲學院“優(yōu)質安全教學小組”,在分院“安康杯”飛行教學技能比賽中獲三等獎,今年9月被評為分院成立十周年“安全標兵”。
“作為教育者,我體會到了深深的幸福感。”望著秋日的藍天,白曉波說,“我會繼續(xù)耕耘,培育更多民航英才,不辱育人使命。”
|
飛行翻譯 www.ajkitchenandbath.com
本文鏈接地址:
中飛院遂寧分院安全標兵白曉波:悠悠藍天情 護航為雛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