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08 09:54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頭條號 作者:中國直升機
![]() (備注:受高海拔影響,直升機的載水量會因此減少)
然而,在這次木里火災中,“輕騎兵”K-32的提水桶數(shù)、提水總量卻都要超過“巨無霸”M-26,這是為什么呢?而公眾普遍更為關心的,既然有直升機的參與,為什么不能把滅火隊員直接運送到起火點,又是什么原因呢?
![]() 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提供
南方航空護林總站西昌站飛行觀察員林繼平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M-26的優(yōu)勢,一是它提水量大,它可以直接撲打火線,截斷火線,還可以直接撲打火頭。二是如果是在條件具備的地方,它可以運更多的撲火隊員上去,它一次可以運100多撲火隊員直接上火場。但是因為這次的火場很難找到飛機降落的地點,所以這次M-26沒辦法完成人員運輸?shù)娜蝿铡?/div>
而小巧靈活的K-32則在雅礱江鎮(zhèn)找了一個臨時的起降點,進行油車跟進,然后在那個地方及時補油,后來K-32立即起飛進行滅火。所以這次K-32在撲打火場的過程中,它提水量是最多的,接的桶數(shù)也是最多的。
![]() K-32在取水的時候距離只有1公里,但是M-26就要60公里。這是因為M-26的旋翼直徑32米,它在火場的附近很難找到取水點。K-32取水的位置不適合M-26取水,所以只能飛到更遠的地方,最后是在火場的163°方位,大約60公里處取水。那里水域更寬,水的深度更深一些,條件更好。
此外,K-32也可以承擔運輸?shù)娜蝿,但是它運輸?shù)娜藬?shù)相對較少,它只能運10來個人,但是在火場上又找不到降落的地點。把人員運上去以后,在火場上落不了地,人員也無法到達火場。
![]() 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提供
由于地勢極為陡峭,M-26直升機無法在火場附近降落。K-32直升機也僅能找到臨時加油點,由于山脊陡峭如同絕壁,滅火人員無法從加油點處翻越山脊到達火場。
從西昌起飛到木里火場的直線距離是110公里,但途中要經(jīng)過兩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脈,錦屏山脈和牦牛山脈。高空缺氧,這也接近直升機的飛行極限。
![]() 據(jù)南方航空護林總站西昌站飛K-32直升機飛行員劉新全介紹,在這次木里火災救援中,已經(jīng)達到了K-32這個機型的最大極限值。比如發(fā)動機轉(zhuǎn)速已經(jīng)達到了99%-100%,發(fā)動機的溫度已經(jīng)達到了980度。980度,就是已經(jīng)接近了最大起飛功率,990度是最大功率,所以說這已經(jīng)到了最大的極限條件了。然后再一個是風速,風速在執(zhí)行滅火的時候,最大風速已經(jīng)達到了18-19米,就是8-9級的狀態(tài),這也是在執(zhí)行這種外在滅火的時候最大極限了。
![]() 由于著火點地理位置處于山窩中,空間有限,最多只能允許三架直升機同時流水作業(yè)。
這些天來,飛行觀察員林繼平每天都飛在木里火場的上空,他說“ 只要在作業(yè)區(qū)域天氣條件允許,我們保證火場上空隨時有應急救援直升機持續(xù)作業(yè)”。
|